焦點
-
Intel展示Arc A750顯示卡遊戲效能,平均勝過RTX 3060 3~5%
自Intel宣布重返獨立遊戲顯示卡市場以來,相信不少人都期待著這家半導體大廠能端出怎樣的產品來打進這塊市場,而桌上型平台的首款顯卡Arc A380也終於在前個月正式發布,不過是在中國先行推出,夏季才會逐漸擴大至全球市場,因此台灣目前還是看不到實體有點可惜。 而A380也算是一張入門卡,光是要應對電競類遊戲可能就差不多了,更加重度的遊戲需求還是得依靠中高階的A5、A7系列,Intel也不一直賣關子,近日展示了A750的遊戲效能。 官方提供的測試資料相當豐富,可以看到拿來比較的對手是NVIDIA的RTX 3060,測試平台搭配的是Intel i9-12900K處理器、Asus ROG MAXMUS Z690 Hero主機板、DDR5-4800記憶體等等,並且使用Windows 11作業系統。 測試遊戲數量高達48款,這些遊戲都是以DX12、Vulkan等新API為主,絕大部分都是知名作品,如《Assassin's Creed: Valhalla》、《Forza Horizon 5》、《Horizon Zero Dawn》、《Monster Hunter Rise》、《Red Dead Redemption 2》等等。 而設定的部分,官方提供了1080p以及1440p解析度,並且在1080p上使用Ultra畫質,1440p則是用High畫質。 可以看到,雖說在部分遊戲還是有略輸的現象,但整體平均下來,A750大約勝過RTX 3060 3~5%,有趣的是在1440p的優勢更加明顯,或許是驅動優化的緣故所導致的差異。 當然,這只是Intel官方單方面發布的消息,實際還是得產品正式問世後才能清楚它真正的能耐,但不管如何,即便A750真有RTX 3060的實力,要吸引玩家,相信定價才會是最大關鍵,畢竟近期礦潮已退燒又即將改朝換代,RTX 30高階卡開始跳水,或許很快的RTX 3060中階卡也要開跳,A750這時間點出來若沒有個漂亮的價格應該是會相當尷尬,更不用說若是用A380那一套上市策略,那等台灣能看到可能都早已經在RTX 40的時代了呢(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說到做到!更多遊戲支援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God of War戰神》、《Farming Simulator 22模擬農場22》FSR 2.0實測
還記得之前才測過《Deathloop死亡循環》支援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FSR) 2.0的部分,現在支援FSR 2.0的遊戲又多了2款:《God of War戰神》、《Farming Simulator 22模擬農場22》,也算是AMD官方說會有更多遊戲加入支援行列的承諾沒有黃牛啦!(笑 事實上除了先登場的這2款之外,後面還有5款遊戲也準備加入FSR 2.0陣營,包括:Abyss World、Hitman 3、 Rescue Party: Live!、 Super People、The Callisto Protocol,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稍微期待一下;這次趁著這2款遊戲支援的緣故,那也順便地來簡單跑一下效能表現,看看透過FSR 2.0的加持下可以提升多少的FPS表現。 先前手邊剛好正在使用Ryzen 9 5900X搭Radeon RX 6950XT與RX 6650XT,那就以此作為本次的測試基準,來瞧瞧《戰神》跟《模擬農場22》的實測狀況吧!照慣例,下面列上本次的測試平台: ◆主機板:MSI MPG X570S Carbon Max WiFi ◆處理器:AMD Ryzen 9 5900X ◆顯示卡:AMD Radeon RX 6950XT、AMD Radeon RX 6650XT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 RGB 8GB x2 ◆SSD:WD SN850 1TB ◆OS:Windows 10 21H2 在提到測試之前,小編也發現到一點,新遊戲與驅動的更新之後,原本只有3種模式的FSR 2.0也終於開啟了Ultra Performance,顯然就如先前小編提過的,模式設定上其實與FSR 1.0是一樣的,而Ultra Performance的登場也代表著FPS的數據可以再進一步提升,只不過以先前的畫質表現來看,可以想像Ultra Performance的畫面品質會是如何(笑),是要追求高FPS的表現還是想選畫質優先?就看玩家自行選擇接受的程度高低囉! 《God of War戰神》這款遊戲之前就已經推出了,只不過之前只有支援FSR 1.0,透過FSR 2.0的更新檔釋出,順便來測一下支援FSR 2.0的表現,由於多了Ultra Performance模式,所以這次就一共比較FSR 2.0 Off、Quality、Balanced、Performance、Ultra Performance等5種模式下的FPS數據,基本上場景以野林為主,數據為小編遊玩數次的統計平均,解析度皆設定為4K。 先看一下5900X+RX 6950XT的表現,在Off的模式下FPS僅有平均56.8的成績,一旦開啟Quality模式,則一舉拉高至71.5、提升約26%,模式變更為Balanced平衡的話,則是再向上拉高到76.6、等於提升約35%,改成Performance則是可以達到82.7、約提升46%,若是採用Ultra Performance模式則是一次攻上91.5、高達61%的提升,看來啟動FSR 2.0的效果還是相當明顯,各位有機會玩這款God of War不要忘了開FSR 2.0啊! 假使手上沒有高階的RX 6950XT也沒關係,換片RX 6650XT來試試效果如何!從比較長條圖中可以發現,在Off模式下,FPS就僅有39.8、算是有點不及格啦,這時FSR 2.0的啟用就明顯會有極大幫助,開啟Quality模式就可以直接拉高至51.2、提升約29%,變更為Balanced則可以再往上提升至55.1、38% up,沒到及格線FPS 60沒關係,換成Performance模式就可以達到62.3、約57%提升,如果是Ultra Performance模式的話則可以達到74.5、87%的高幅度增幅。 特別提醒一點的是,模式設定一旦轉至Performance之後(包括Ultra Performance),畫質的模糊與粗糙度會提升較明顯,盡量還是以Quality或Balanced這兩種為主,若考量到顯卡等級,那使用RX 6650XT的朋友也請最多選擇Performance就好,至少有達到60 FPS以上了,否則遊玩的舒適度會有打折情況出現。 從設定選項中可以發現到模擬農場22也是可以開啟FSR 1.0或2.0的選單,當然就是以FSR 2.0為主囉,先來看一下配上RX 6950XT的表現;同樣的,也是一共測試包含Off關閉的5種模式,從實測數據可以發現到相較於上一款God of War戰神來說,模擬農場顯然資源資重比例較低些,所以FPS的數值也較高,即便是不開FSR 2.0也是可以有100(6950XT)與89(6650XT)的FPS值,但是若開啟FSR 2.0的話,FPS的數據就更可觀了。 搭配RX 6950XT的表現下,分別有Off 100.7、Quality 155.8、Balanced 171.9、Performance 182.4、Ultra Performance 193.7,也就是說,相比Off模式下,Quality提升了約55%、Balanced提升了約71%、Perfoemance提升約81%、Ultra Performance提升約92%,基本上就是從50%起跳,Ultra Performance模式提升的最為誇張,幾乎都快翻倍了! 改成RX 6650XT的話,其實也仍舊有亮眼表現,Off模式下的FPS降至89.2,旦啟動FSR 2.0之後,Quality拉高至95.1、Balanced提升至103.7、Performance提升至115.5、Ultra Performance提升至137.9,增幅比例分別是7%、16%、29%、55%,提升幅度也是逐漸拉高,以搭配RX 6650XT來說,為了避免畫質降低的情況,建議還是落在Balanced會比較合適,畢竟FPS已經有破百了。 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FSR) 2.0相較於前代1.0來說,可以讓玩家更加兼顧到效能與畫質間的平衡以及自主性(依照需求選擇合適的模式使用),也改善了一些1.0的小缺點,至少畫質表現上就好上許多,不會因為選用Ultra Performance就只能大幅犧牲畫質來換FPS的增進,雖然還沒有到完全滿意的情況(畢竟開了UP模式畫面會變粗糙與模糊是事實),但對於玩家來說,啟用FSR 2.0之後的實際FPS增益效果也是明顯的,有些吃重資源的遊戲大作,總是可以有程度的改善FPS的情況,而且還可以保持遊戲本身的畫面美觀度。 未來將會有更多遊戲加入FSR 2.0的陣營,相信玩家可以更期待FSR 2.0的支援效果,基本上會建議選用其中的Balanced平衡模式,可以兼顧畫質與FPS兩者,保持美觀度與遊戲順暢性,當然,玩家也可以依據實際需求做調整,反正有4種模式可以選,怎麼爽就怎麼調囉! 想要讓FSR 2.0搭配AMD平台發揮3A強大遊戲威力嗎?現在AMD正舉辦「AMD Radeon Raise the Game遊戲大禮包」活動,凡購買指定AMD Radeon RX 6000系列產品,就可以免費兌換《狙擊精英5》、《黑街聖徒》與《魔咒之地》等三款遊戲。 活動序號兌換時間(發票日期):即日起至2022.9.10 遊戲兌換截止時間:2022.10.10 ★活動直通車: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遊戲顯卡需求大幅下降,NVIDIA宣布Q2營收不如預期
近期可以看到不少大廠發布了財報,顯示營收都有下滑趨勢,而知名顯示卡龍頭NVIDIA也在昨日(8/8)晚間無預警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初步財務報告,明確表示第二季度營收遠低於預期值。 據官方表示,第二季度初步收入預期可達81億美元,但事實上實際營收僅有67億美元,而從官方給的圖表中可以更明確知道,第二季度在五個收入項目中,最高營收為Data Center的38.1億美元,年增率漲幅高達61%,不過對比上一個季度的話僅成長了1%,再來就是玩家們較熟悉的Gaming項目,營收20.4美元,年增率跌幅達33%,對比同季度更是有44%的跌幅,可以說是相當慘澹。 此外銷售成績漲幅最亮眼的是汽車領域的Automotive同季度高達59%漲幅,年增率也有45%漲幅,不過總營收僅有2.2億美元就是了,其餘剩下兩項目都是慘跌。 NVIDIA明確表示,最主要就在於Gaming的營收大跌,畢竟隨著加密貨幣下跌,礦潮退燒,又加上RTX 40系列即將問世,在礦工沒有需求、玩家又在等新卡問世的情況下,目前遊戲顯卡銷售不佳也不意外。 對此官方也表示將與合作夥伴調整顯卡價格與庫存,事實上目前RTX 30系列的價格也早已開始降價,只是在高階卡的降幅比較明顯,如RTX 3090 Ti已經4萬有找,RTX 3090更是3萬有找,對比當年缺貨時單卡要5~6萬以上的定價,差不多已經快砍半了,可能接下來原本就較親民的中階卡也會開始跳水也說不定。 但另一方面或許也意味著RTX 40系列的上市也可能再度延後,RTX 40的等等黨們得再多擠點耐心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外國網友實測Intel i9-13900K,在無功率限制下Cinebench R23突破4萬分?!
關於Intel 13代的消息可以說是越來越多,近日推特網友OneRaichu分享了i9-13900K的測試成績,i9-13900K製程與12代相同使用Intel 7,也一樣是大小核架構,不過13代大核(P核)將改為Raptor Cove,小核(E核)雖然維持Gracemont核心,但核心數將會有所提升,以i9-13900K為例將具備了24C(8+16E)/32T。 該網友曝光了兩張i9-13900K測試成績圖,可以看到在第一張圖當中,13900K於Cinebench R23測試得到了2290/35693分表現,相比12900K,13900K單核多了將近300分,多核也足足多了8千多分(12900K約2013/27361分),提升幅度雖說不像11代對12代那樣浮誇,但也算是很不錯的成長幅度,畢竟製程、架構沿用。 據該網友表示這是在有功率限制(PL2)、預設頻率下的實測,因此差不多就等於i9-13900K在一般狀態下的實力,我們也能看到最大功耗來到254W,這應該就是i9-13900K的PL2功率限制。 不過該網友也更進一步測試了無功率限制下的表現,可以看到在分數上,單核成績似乎沒有變化,但多核直接突破4萬分關卡,成績表現相當不錯,但代價就是功耗來到可怕的345W,這樣產生的溫度大概不是普通360一體式水冷能壓制的。 Left: Under the power and current unlimited setting.(default frequency, almost 340-350w)Right:Under the power limited setting.(default frequency, almost 250w) pic.twitter.com/rxISzs55eU— Raichu (@OneRaichu) August 7, 2022 對岸ECSM團隊也針對i9-13900K在AIDA64上進行了穩定測試,可以看到所有P核在壓力測試下時脈來到5.5 GHz,其中有兩顆P核一度來到5.8 GHz,而E核則是穩定在4.3 GHz。 從功耗314W來看,這測試應該也是關掉了功率限制,不過據該團隊表示該測試是使用360一體式水冷壓制,最高溫雖高達90度,但沒有出現降頻狀況。 不過除非是要追求跑分成績,不然一般玩家應該是不會關掉功率限制,也算是間接證明,在一般遊戲用途上,好一點的高階360、420水冷應該還是可以壓制13900K,不過一切當然還是要等實體出來為準,13代據目前推測可能將在下個月底的活動中宣布,而正式上市可能得等到10月中旬,究竟這次I家、A家誰香呢?相信答案很快就能揭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RTX 4070規格更新?!傳將擁有更多的CUDA、記憶體容量並維持300W TDP
爆料大神kopite7kimi又再度帶來了NVIDIA RTX 40系列的新消息,這次NVIDIA似乎在RTX 4070上的規格有所更改。 據大神表示RTX 4070新配置將搭配PG141-SKU331 PCB板,且具備7680組CUDA,並且搭載21Gbps 12GB GDDR6X記憶體,對比先前RTX 4070僅有7168組CUDA搭10GB記憶體的消息,無疑是有了全面的提升。 There is an update of RTX 4070. PG141-SKU3317680FP3212G 21Gbps GDDR6X300WTSE >11000— kopite7kimi (@kopite7kimi) August 4, 2022 而看到這規格,相信各位感到相當熟悉,沒錯,這基本上就是大神前幾天所洩漏的那張搭載滿血AD104晶片RTX 40顯示卡,原以為那張卡會是RTX 4070 Ti,現在看來是要直接用在RTX 4070上,也代表著4K遊戲顯卡門檻再度下調一階,而大神更表示RTX 4070在這樣的新配置加持下,3DMark TimeSpy Extreme可突破11000分,單以這個分數來說,已經超越了N家現役卡王RTX 3090 Ti,可以說是來勢洶洶。 另一方面更有趣的是,在功耗上,這樣的效能並不需要如前幾天傳聞的400W TDP,而是維持RTX 4070原本傳聞中的300W TDP,雖說相比RTX 3070還是有著80W的提升,但至少沒有400W如此誇張,也代表著RTX 4070應該就不需要如RTX 3090般的散熱模組來壓制,應該跟RTX 3080的尺寸差不多就夠了。 當然還是那句話,這些消息都還只是傳聞階段,直到官方發佈前都還存在著變數,且相信不少等等黨應該是更想知道RTX 40系列到底何時才會正式發佈吧!(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Xbox遊戲控制器,Xbox Design Lab正式登台
提到遊戲控制器,相信Xbox控制器備受不少玩家喜愛,甚至還一度被玩家戲稱為被遊戲主機耽誤的遊戲控制器製造商,而最新的Xbox無線控制器更可透過Xbox Wireless以及藍牙來配對Xbox Series X/S、Xbox One、PC(Windows 10/11)、Android以及iOS,在各類不同的裝置上都能擁有優秀的遊戲體驗。 這類熱銷產品,要是能帶有著特殊塗裝,那會更加吸引人,就如先前相當搶手的20周年、Forza Horizon 5特仕款控制器等等,不過官方限量塗裝還是會與其他人撞色,相信一些玩家更想要打造屬於自己的風格,而今日,台灣微軟Xbox正式宣布,讓玩家期盼已久的「Xbox Design Lab」無線控制器客製化服務於今日(4)起正式登台啦! 玩家可透過Xbox Design Lab來打造專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Xbox無線控制器,Xbox Design Lab內提供了超過20種顏色的控制器正面、背殼、緩衝鍵(RB/LB)、以及搖桿讓玩家自由搭配,方向鍵、發射鍵(RB/LB)更是可額外選擇金屬光澤塗裝,ABXY鍵、分享、擷取按鍵也能個別選擇不同樣式,另外握把的部分還可選擇橡膠材質來提升整體握感。 透過官方提供的配色,相信玩家們還可以依照各項作品打造出各式各樣獨特塗裝,如官方就提供了《糖豆人》(Fall Guys)塗裝當示範,小編自己也實際到Xbox Design Lab官網簡單小玩一番,如果真的有玩家們靈感完全重複,那也沒關係,官方還提供雷射雕刻文字服務,讓玩家將姓名、Xbox 玩家代號或任何對個人別具意義的文字刻印於控制器上! 從Xbox Design Lab打造的無線控制器價格為新台幣1990元起,不過其中有些服務需加價選購,如特殊塗裝、金屬光澤按鍵、橡膠握把以及剛才提到的雷射雕刻文字服務,小編試過全部加完大概要新台幣3184元,雖說看似有點高,但考量到其客製化的獨特性其實也很值得,而且還免運費,喜歡的玩家們就趕緊到打造你專屬的Xbox遊戲控制器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僅靠AIO水冷就能達到6GHz?!Intel 13代i7-13700K、i9-13900K超頻數據曝光
隨著問世日期將至,不少大神們入手了Intel 13代QS版來實測,近日又有兩位大神分別針對了i9-13900K以及i7-13700K超頻,並曝光相關數據。 首先是旗艦大哥i9-13900K,從曝光照片可以看到大神沒有關閉小核心,但有關HT(超執行緒),因此CPU-Z內偵測8P+16E共24執行緒,並將核心電壓與時脈拉到1.546V 6GHz運行,最終單核成績來到976高分,而或許是全核6GHz還是有一定難度,多核測試中特意勾選了單執行緒測試,因此分數與單核成績相當。 有趣的是大神還放上一張1.452V全核6085MHz的數據圖,並表示在這樣的狀態下不需要特殊的散熱器,僅靠AIO水冷便能達成,這點就讓小編有點驚訝,畢竟我們都知道13900K的PL2上限比12900K還要高些,12900K光是在一般未手動超頻下都需要用到360水冷來壓制,理論上應該會更熱情的13900K超到6GHz居然能用AIO水冷來達成?! 不過大神的數據圖上的CPU溫度應該是待機時的狀態,也沒有其他數據可以加以證明,因此小編還是持觀望態度,一切等正式版發佈後便能揭曉。 而另一位推特網友@QXE87也曝光了一張i7-13700K QS的超頻數據圖,雖說13700K超頻上6GHz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不過這次的紀錄比以往還要來的高。 可以看到圖中測試平台選擇了ASUS 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 D4主機板,同樣沒有關閉小核但關閉了HT,核心電壓加到1.536V,全P核時脈拉到了6185MHz,E核4190MHz,並且在CPU-Z Bench中單核直接突破千分大關來到1009.9分,多核更是略勝了12900K來到11877.1分,比較可惜的是這次測試就沒有透漏是用哪種散熱裝置來搭配就是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十銓T-FORCE VULCAN Z 1TB SATA SSD實測開箱,HDD的價格坐擁4倍傳輸效能SATA 6Gb/s固態硬碟!
近期SSD價格大跳水,許多原本貴鬆鬆的產品都變得更為容易入手,然而即便如此,就算是最入門的SATA SSD在售價上還是與HDD有著一段距離,玩家們難免在容量擴充上還是必須依照用途在預算和傳輸速度之間做出選擇。 對此,台灣知名的儲存電競品牌十銓科技旗下電競品牌T-FORCE 決定挑戰市場,開出1TB大容量卻不用2,000元台幣就能入手的超值價碼,帶來全新的VULCAN Z SATA SSD,要讓玩家用近乎等同HDD的成本享受4倍的傳輸效能提升!本次小編也特地入手了一顆,要來實際開箱測試看看這款的VULCAN Z SATA SSD能否成為新一屆的全民擴充與備份新寵。 T-FORCE的VULCAN系列產品在規劃上一向主要是鎖定入門市場,而新推出的VULCAN Z SATA SSD也是維持這個定位,外觀上延續過去VULCAN、VULCAN G這兩位大哥的風格,選擇走黑色系的設計配上大大的「T」字型商標,並以類似跑馬燈字體的方式,使用大量實心、鏤空的「T-FORCE」文字來做整體視覺裝飾,乍看之下只是使用兩種不同深淺的黑色進行交替,卻成功以最少的色彩搭配出了極具視覺衝擊性的電競效果。 規格上,VULCAN Z SATA SSD為標準2.5吋的硬碟,傳輸採用SATA 6Gbps通道標準,現階段提供240/256/480/512/1TB/2TB六種容量,機身的側緣和底部則都有設計螺絲孔位,因此原則上可以相容於多數主機機殼、NAS網路硬碟所提供的3.5吋硬碟架上。 看完了外觀,接著小編就要來撬開產品的外殼,來帶大家看看SSD最重要的內部用料安排(此為破壞保固行為,一般玩家切勿隨意嘗試)。 拆開後,可以看到PCB正面鑲著一枚控制器和2個儲存顆粒,控制器的部分是使用SMI慧榮專為SATA SSD設計的SM2259XT2,用在VULCAN Z SATA SSD能夠帶來最高550 MB/s的讀取和500 MB/s的寫入速度,基本已經達到SATA 6Gbps通道頻寬上限。 另外這枚控制器本身不支援獨立快取,有助於降低功耗和發熱,也具備ECC除錯校正、S.M.A.R.T.自我監控、分析、與報告的技術、端到端加密等保護機制來提升整體資料讀寫的穩定性,同時也支援SLC快取演算法和全域平均抹寫機制來進一步提高資料的寫入效能和延長儲存顆粒的使用壽命。 顆粒方面,小編手中的1TB版本使用2顆容量為512GB,由Western Digital出產的3D TLC顆粒,翻轉到PCB的背面則能看見兩個空焊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畢竟VULCAN Z SATA SSD屬於入門級產品,使得保固服務被訂在3年,但根據官方提供的資料來看,VULCAN Z SATA SSD實際上有著相當不錯的耐用度,以本次開箱的1TB版本來說,其最大寫入壽命高達800 TBW,比一般同容量產品落在600 TBW還要來得更高呢! 最後考慮到在M.2介面當道的現今,可能有部分玩家不熟悉採用SATA 6Gbps介面的硬碟要如何安裝,小編在這邊也簡單講解一下安裝方式。 SATA 6Gbps傳輸介面本身不具備供電能力,所以玩家可以發現SSD的金手指分為長、短兩段,當中短的那一段負責數據傳輸,需要和主機板相連,連接的SATA 6Gbps數據線材一般來說主機板的盒裝配件都會附贈;長的那一段負責電力供應,須使用電源供應器的SATA電源線材進行連接。 另外提醒一點,部分主機板可能會讓最後2組SATA 6Gbps連接埠(靠近主機板底部的2組)與M.2插槽共用,造成該M.2插槽若有安裝設備的話,與之共用通道的SATA 6Gbps連接部會失去功能,如過要連接多組的話,建議事先查詢官網的擴充埠的通道設計。 接著就是效能驗證的環節,理論上現今的主機版和處理器對於SATA SSD的支援能力都相當穩定,不過為保證產品在測試過程能發揮最完整的性能,小編還是選擇使用頂級的Intel Core i9-12900K處理器搭配Z690主機板來做為本次的測試平台。 在硬碟測試必跑的CrystalDiskMark 8中,VULCAN Z SATA SSD的讀取速率為554 MB/s,寫入速率則為498 MB/s,基本符合官方所宣稱的550/500 MB/s讀寫效能。 而在ATTO Disk Benchmark中,SSD大約在128KB的時候達到最大讀取效能,寫入則是在256KB來到最高峰,此後整體的速度表現都相當穩定,看不出降速的跡象,代表VULCAN Z SATA SSD即使沒有獨立快取,也不太會出現檔案尺寸過大無法負荷的情況。 最後來看看3DMARK的Storage Benchmark跑分,此項測試相當特別,它是完全針對「遊戲場景」去進行模擬,內容包含《戰地風雲5》、《決勝時刻:黑色行動4》、《鬥陣特工》這三款遊戲的載入效率評估,還有遊戲錄影、安裝、遊戲儲存、遊戲檔案轉移的傳輸效率,最後將上述內容轉化分數結果呈現,VULCAN Z SATA SSD在此項目的得分為840分。 撇開為企業級產品,目前1TB容量的HDD價格落在大約1,500~2,000元之間,只是因為先天特性的關係,使得傳輸速度頂多在150 MB/s,在現今很難用於日常備份以外的用途。而VULCAN Z SATA SSD不僅1TB的售價不到2,000元,在傳輸速度上還能夠直接達到接近SATA 6Gbps頻寬上限的550 MB/s,讓產品除了用於備份之外,更能夠滿足遊戲直播的錄影、影音剪輯代理素材(Proxy)的儲存硬碟,幫助玩家們的容量擴充升級能夠一次到位,不必繼續在預算和效能之間左右為難。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NVIDIA RTX 4070 Ti規格曝光,7680組CUDA、400W TDP,效能可媲美RTX 3090 Ti?!
隨著發佈日期將至,近日大神又曝光下一代RTX 40系列顯卡的相關消息,這次似乎是是關於RTX 4070 Ti的消息。 具先前的傳聞規格來看,RTX 4070將搭載AD104晶片,具備7168組CUDA搭配10GB 160bit GDDR6X記憶體,TDP來到300W,不過看來RTX 4070上這組AD104並非完全體,畢竟大家都知道老黃有著自己獨特的刀法(笑)。 而這次大神曝光了一張RTX 40系列顯卡配置,這張卡將搭載完整的AD104晶片,具備7680組CUDA,搭配速度可達21Gbps的12GB GDDR6X記憶體,TDP來到400W,考量到之前RTX 4080傳聞是搭載AD103晶片,這張沒意外應該就會是RTX 4070 Ti。 As I have mentioned before, there is an AD104 SKU with a 400W limit. PG141-SKU331a full-fat AD104 with 7680FP3221Gbps 12G GDDR6XIt can easily match RTX 3090 Ti.— kopite7kimi (@kopite7kimi) August 1, 2022 據大神表示,這樣的規格效能已經差不多可以媲美今年3月才登場的N家卡王RTX 3090 Ti,畢竟先前就傳RTX 4070可媲美RTX 3090,RTX 4070 Ti相當於RTX 3090 Ti也不太意外。 雖說RTX 4070 Ti記憶體容量僅僅只有RTX 3090 Ti的一半,不過作為目前4K遊戲用途來說已經足夠應付大部分3A大作了,但從另一方面來看,RTX 4070 Ti不僅效能媲美RTX 3090 Ti,就連功耗也快追上了XD!400W TDP沒意外散熱器尺寸可能與RTX 3090 Ti一樣大也說不定。 而目前所有大神已經了曝光多達7種不同配置的RTX 40系列,當然這些都還只是傳聞並非官方消息,目前RTX 40正式發佈日期也還未公布,但預估年底前可以看到RTX 4090、RTX 4080、RTX 4070這三位成員,至於這次曝光的RTX 4070 Ti身為Ti成員沒意外至少得等到明年才有望看到,依照到時市場狀況,真正的規格變數還很大,各位先當作參考就好。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最低FPS有顯著提升?!Intel 13代Core i5-13600K、i7-13700K工程版遊戲效能曝光
隨著Intel 13代處理器發售在即,近日中國Billbill頻道ExtremePlayer極致玩家堂曝光了Core i5-13600K、i7-13700K的遊戲效能測試,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曝光13代的相關消息,早在先前就有洩漏了Core i5-13600K、i7-13700K、i9-13900K三款K版處理器的測試成績。 於此,推特網友@harukaze5719更是自己整理了相關圖表讓玩家更清楚了解這次遊戲測試成績,首先我們可以知道13代依舊可支援DDR5、DDR4,因此極致玩家堂在測試平台上分別使用了ASRock Z690 Steel Legend DDR5及DDR4版本主機板來實測,記憶體使用DDR5-6400以及DDR4-3600,獨立顯示卡用上旗艦級的MSI RTX 3090 Ti GAMING X TRIO,另外更是分別拿了12600K、12700KF來做對比。 而從圖表上來看可以發現,不意外地不管是13600K還是13700K,在遊戲效能上對比12代都有一定的提升幅度,尤其13700K較高了一些,但嚴格來說整體提升幅度並不算太大,畢竟絕大部分遊戲都還是較看重顯示卡效能,處理器之間的差異本來就不會太顯著,尤其在高解析度下更是如此,因此可以看到FHD的差距會比較明顯一些。 但不難發現,對比以往較常會參考的平均FPS,13代倒是在最低FPS的有著更加顯著的表現,這點極致玩家堂從先前測試13900K時就有發現,本次13600K、13700K也是如此,看來這應該就是13代的特性之一。 @harukaze5719網友也針對各項遊戲實測結果做出大圖表讓玩家參考,不過因為項目眾多,建議去推特看大圖或直接看原影片就好。 Original data sourcehttps://t.co/OhDgt2kelN pic.twitter.com/oKjgbrAkQg— 포시포시 (@harukaze5719) July 31, 2022 這幾組13代還只是QS工程版,不過已經相當接近市售版本的效能,其測試成績結果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當然,一切還是要等產品正式發佈後才最為準確,現在I家13代的實力已經逐漸明朗,小編就更加好奇對手的Ryzen 7000系列能耐是否能一較高下,年底處理器大戰實在令人相當期待阿!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